收割1.jpg 收割2.jpg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割稻仔飯(散文創作)

   前些日子在好格友【飛燕子】處欣賞了他那充滿著懷舊氣息的彩繪,內心真是激動又喜悅。好友所描繪的是舊時農村稻子收割的景像,畫風細膩又充滿著栩栩如生的生命力,細細的品賞…那些畫裡的人物彷彿穿越過無垠的時光,活脫脫的浮現在眼前。我強按耐住無比激動的情緒來細細的欣賞著,究竟要有著如何的天賦和鍛鍊才能畫出如此美的韻味呢?我心中充滿著無比的敬佩與感懷....。

      欣賞著好格友【飛燕子】的名畫,也讓我想起了昔日農家稻榖收割的回憶。那飽滿著金黃的稻穗迎風款擺搖曳著,沙沙的聲響彷彿吹奏著一季豐收的田園軼事。我最喜愛聞著剛收割完從稻桿、稻穀間傳來的陣陣稻香,那沁涼的青草甜味總伴隨著幾許的懷舊回憶。現代的農家大都已用機械化收割,講求方便又有效率;但卻少了舊農村生活收割農忙時熱絡的情趣。

    童年回憶裡,稻穀收割是一件極其隆重的事。父親總會僱請『割稻班』來幫忙,一個割稻班大約九至十人不等,收割的領班是我的堂叔,他長得黑壯魁武又有力每每都會拖著打穀機進到田裡,大伙圍著打穀機做事,三或四個人用鐮刀負責割稻,並有秩序的排成一堆一堆,由負責打穀的人把稻桿放進打穀機,並將稻穀從稻穗上打下來。打穀機也稱作『摔桶』,意即將割好的稻穗,一把一把的在摔桶上用力摔打。打榖機的構造是由一個滾筒狀的木製圓筒,割稻班必須用腳踩踏踏板,藉此讓滾筒轉動,接著將稻穗拍打(摔)正在滾動的圓筒,如此一來,結在稻桿上的稻穗就會通通往下掉,而下方就會有木製的箱子收集稻穀,收集後並用麻布袋裝成一袋袋,最後用牛車將稻穀載到曬穀場。割稻是一件極為粗重辛苦的工作,每逢其時,母親都會準備相當豐盛的『割稻仔飯』慰勞大伙們的辛苦。而菜色年年變化不同,我記得的有:糖醋大頭鰱魚、紅燒豬肉、白斬土雞、滷豬腳、滷蛋、乾煎虱目魚、一大鍋的排骨竹筍湯,有一回還殺了一隻大肥鵝。母親真是個極好面子又慷慨的婦女,每每都得費盡心思的張羅準備,卻只為了那些割稻班裡叔伯姑姨們真誠的讚賞。我家稻田邊長著一棵枝葉繁茂樹幹粗大的苦楝樹,母親將割稻仔飯用竹籮挑到樹下,總會大聲的吆喝招呼著大家說:『師傅!來呷割稻仔飯喔,大家辛苦了。』那也是我最快樂的時刻。只見十幾道菜一字排開好不豐盛,大家說說笑笑圍成一圈吃割稻仔飯。

    每個人都盛了一大碗閃著晶瑩亮光的白米飯,蓬萊米的飯香裊裊盈滿了整個田野。淋上滷肉汁、挾滿著豐美的魚肉菜餚,或坐或蹲的在田埂上,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。談笑聲伴隨著陣陣稻香,每一口都是幸福的滋味。

    清代的詩人袁枚,也是一位美食家,寫有著名的《隨園食單》,他曾說:『飯之甘、在百味之上,知味者、遇好飯不必用菜。』,而我童年時光品嚐割稻仔飯的美好回憶,竟是那麼的韻味深遠,讓我深悟生命充滿了喜樂

       收割4.jpg   

     收割3.jp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收割5.jpg   

 

筆案:本拙文獲得好文們踴躍的迴響,真是令人感動

賓哥好友更是將舊時農家曬稻的親身經歷,與好友們分享讓本文更臻完整

我(賓哥)很少參與割稻的工作,小時候種水稻與收割都是大人的事
小孩子則是趁稻田收成後,去稻田裡拾穗,讓損失減少一點
然後就是曬穀的工作,稻穀在庭院裡曬,每隔一段時間要翻面
還要守候稻穀不被鳥兒和雞鴨鵝給吃了,曬好的稻穀要篩選
此時抬出了藏在倉庫裡的『風鼓』,一畚箕一畚箕的稻穀
端上比人還高,要踩著墊上木板階梯才能往風鼓裡倒
大力一轉風鼓機,慢慢的抽出木檔片,飽滿的稻穗就會掉在前方的出口,而空心的稻穀則往遠方出口去,那空稻穀則是燒柴的好材料~~

    

心所愛的彼個人,給伊來打碎的這個心肝
若是流起傷心目屎,看破來離開,行到他鄉的
天邊也海角,再會!故鄉,再會啦!
心所愛的彼個人,每日來思念著伊的形影
生在世間只有一次,真正的情愛,怎樣會忘記
夜夜在夢中,再會!故鄉,再會啦!

心所愛的彼個人,火車若開出去前途暗茫茫
到處無定漂漂何處,流浪的生命,消瘦的身軀
為風雨摧殘,再會!故鄉,再會啦!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割稻仔飯(散文創作)
    全站熱搜

    清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